logo

欢迎访问威海人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  后台管理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News

资讯分类

热门资讯

“能动创造、能动共赢、能动超越”!——人合机电研发精英喜获“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 2023-04-17 14:37:55
威海人合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戚勇斌同志在山东省总工会公布的“2022年度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个人”的评选中,凭借技高业精的专业技能,光荣获得“2022年度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个人”的荣誉称号!“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个人”是山东省总工会为表彰在各级各类劳动竞赛活动中立足本职、建功立业、争做标兵,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而设立的荣誉称号。作为人合研究所一线研发人员,戚工爱岗敬业,长期深专细研应用于我国高端机械装备领域的动力传动成套系统技术,致力于缩短我国高端装备与世界领先科技水平差距。他所主持和参与的“XK28系列超重型数控动龙门镗铣车削中心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填补国内空白;MKW5230A/3×160大型精密数控龙门导轨磨床课题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海洋船舶推进/海工装备动力定位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列入山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三新”项目名录。 2021年,戚工被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聘请为专家委员会委员,并荣获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颁发的2021年度“优秀工程师”荣誉称号。2021年4月,戚工荣获高区总工会颁发的“十佳职工创新明星”荣誉称号。 2021年9月,戚工参加了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大赛,荣获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奖优秀成果一等奖;2022年10月,戚工积极响应威海高区工会号召,从繁重的研发工作中挤出时间,积极参加威海高区工会组织的2022年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荣获CAD机械设计第一名,被威海高区总工会授予“金牌职工”称号。

钢铁行业面临“降碳”大考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6-08 09:03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我国钢铁企业参与碳交易,长期来看可形成淘汰落后产能的倒逼机制,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 继2017年年底电力行业率先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钢铁行业碳交易市场也开始进入推进的关键阶段。

钢铁行业面临“降碳”大考

【概要描述】我国钢铁企业参与碳交易,长期来看可形成淘汰落后产能的倒逼机制,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

继2017年年底电力行业率先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钢铁行业碳交易市场也开始进入推进的关键阶段。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6-08 09:03
  • 访问量:
详情

我国钢铁企业参与碳交易,长期来看可形成淘汰落后产能的倒逼机制,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

继2017年年底电力行业率先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钢铁行业碳交易市场也开始进入推进的关键阶段。

不久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在于江苏张家港召开的钢铁行业低碳转型能力建设及技术交流会上透露,钢铁行业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方案目前正在研究制定中。

作为高耗能行业,钢铁业温室气体排放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7%。中国又是世界较大的钢铁生产消费国,占全球近50%粗钢产量。行业碳排放量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近15%,占全球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的60%以上。

对此,李新创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钢铁行业共同的责任,中国钢铁行业及企业都应充分认识到绿色低碳发展是新时代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机遇与挑战并存

回顾2017年,全球钢铁行业低碳转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国际能源署启动全球钢铁行业低碳技术路线图研究;欧盟钢铁企业重新启动三大全新的低碳冶炼研究计划;中国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将成为全球较大的碳交易市场。从实施碳交易的国家来看,钢铁行业普遍对碳交易有所顾虑。欧洲钢铁企业认为,欧盟野心勃勃的减排目标增加了企业成本,企业目前还缺乏更先进的技术和足够的资金去实现减排目标;韩国钢铁协会认为,碳排放配额不足将影响钢铁生产,加剧钢铁行业的发展困境。有分析人士认为,我国钢铁企业参与碳交易,短期内有可能也会对行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长期来看,则可形成淘汰落后产能的倒逼机制,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通过参与碳交易,一方面可推动企业改善生产流程、更新生产设备和使用低碳能源;另一方面可促使企业主动创新,摒弃高碳排放产品和业务。

目前,我国钢铁企业也在积极地参与碳市场交易,宝钢就是国内涉足碳交易较早的企业之一。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张健成向记者介绍,宝钢在参与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时,积极参与上海市相关政策、标准的制定,组织与相关专业机构进行技术交流,支撑上海市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试点期间,宝钢的碳排放量逐年下降,累积碳排放量比上海市发放配额下降5%。

除此之外,武钢继申请了5个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后,每年减排316万吨二氧化碳。首钢集团也在积极进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项目开发。

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钢铁行业作为重点碳排放行业,是履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过去10年间,钢铁行业吨钢二氧化碳强度下降约25%,为落实完成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作出重要贡献。但尽管如此,在考虑工业增加值水平未实现显著提升的前提下,钢铁工业对低碳经济的贡献度仍显不足,履行未来低碳发展目标任务面临挑战。

倒逼行业低碳转型

钢铁工业是碳交易市场的主要目标和核心参与者,强制性减排二氧化碳也将倒逼钢铁企业发展低碳技术。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冰表示,技术引领是低碳转型发展的制高点,涵盖以实现过程控制为重点的去碳技术、以实现源头控制为重点的无碳技术,以及以实现末端控制为重点的去碳技术。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碳交易,国内各大钢铁企业都在从技术端积极探索。据宝武集团湛江基地能源环保部副部长薄宏伟介绍,湛江钢铁炼钢项目就采用新转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高温含尘转炉一次烟气在未燃状态下经裙罩、汽化冷却烟道再进入除尘塔,烟气温度可由原来的1000℃降低到830℃,蒸汽的回收量可由80千克/吨增加到9千克/吨,同时保证烟气出口颗粒物浓度(标态)小于20毫克/立方米。

李冰还表示,在未来一个阶段,中国钢铁工业高炉—转炉流程冶炼工艺仍占主导地位,煤、焦炭等燃料消耗占钢铁企业一次能源的九成以上,强化原燃料结构优化也是钢铁低碳发展的重要环节。应重点以钢铁生产的原料准备工序、焦化工序、烧结工序、球团工序、炼铁工序为关键优化环节。

“能源结构高碳化是钢铁工业结构性污染的主要源头,碳排放交易将加快推动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改善能源结构,从源头上解决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结构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李新创说。

他同时表示,钢铁行业是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的重点行业,以低碳发展理念加快实施绿色化改造,发展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更低的成本、更优的资源配置,将是加快实现钢铁工业“旧动能”向“新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

发达国家低碳转型的启示

我国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及低碳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参考。

李冰表示,日本就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针对钢铁产业对周边产业以及民众生活的长期影响进行了重新综合评价,扩大了对钢铁产业能耗评估范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低碳发展的历程中,政府实施财政政策加以辅助尤其重要,包括日本在促进碳减排的过程中实施的预算政策、减税政策、碳税征收政策。

此外,德国政府的决心也足够大,在遵循欧盟相关低碳指令的基础上,给自己设定的标准更为严苛,由此带来的挑战也更加巨大。在相关法律立项的同时,德国主要在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实际的低碳行动,建立了二氧化碳贸易排放体系,并且做了温室气体排放分析。

“我国也应该及时转变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低碳技术进步,将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落到实处。”李冰由此建议。

李新创则表示,一方面,中国钢铁行业及企业应积极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掌握政策、路径的发展方向,积极谋划制定低碳发展战略规划,为行业企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低碳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企业应树立碳战略思维,主动创新,夯实低碳发展能力建设,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学习了解优秀企业、先进技术,加强落实切实有效的节能降碳和提质增效行动。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搜索
确认
关闭